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内搜索

「入悲智之门」_3.六道轮回 从生至死到再生(3)

发布日期:2017-08-06 点击数:

 

六道轮回 从生至死到再生(3) 

如转生轮回图是一个环,正如轮回的本性一样:无始无终。当我们现在尝过去业所造的果报时,亦即是在种未来业果之因和消弥他种业: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此事实亦可被视为一个无始无终的环。 &

转生轮回图的中心有三种动物:猪、公鸡及蛇。猪以其笨重的身躯及低视的目光而象征无明。由于无明,便产生对自私及自我观念的执着,视万物为实有、永恒不变。执着「自我」及「他人」为二的见解于是产生。

由无明造成的执着心理渐渐发展成对万物的强烈爱着,因而产生占有心,也就愈来愈想要拥有自己喜爱的东西(贪得无厌)。鸡就象征这些特性,因为鸡经常跑来跑去,不断地拍动翅膀,向其所见且当下需要的猎物进攻。

「我」依自我、他人为二的见解而运作,凡不合我意的事物,将之视为「他」,且对之产生一份嫌恶。当这些不受欢迎的事物或情况一接近我时,「我」即产生怨恨、愤怒攻击的反应,当攻击一起,不但种下伤害及毁灭之因,且产生痛苦之苦果。毒蛇是不受欢迎且令人不安的,牠一开口咬,便会使人产生痛苦与死亡之果。

因此,无明、爱着、侵略性三毒是一切轮回的根本源头,而三毒之本乃在无明,因为若无无明便无执着、无侵略性。

所有佛法对三毒的描述,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其目的是将以上已说明的道理应用于我们自身。若服下毒药,会使我们痛苦或终至死亡。同样地,浸淫于贪瞋痴亦会受苦或死亡,我们因而也剥夺了能体验开悟之乐的任何机会,就某种意义来说,三毒摧毁了我们成佛的正觉之「命」。

轮回图中心是象征三毒的三种动物,其外围形成六种不同景象的环带。顶端的第一景有仙乐的演奏,物质财富丰硕,到处呈现极乐之象。接下来的景象与此类似,但多了武器和战斗。第三景是人道,有各种的活动,诸如耕田之事。第四景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动物。第五景是个不毛之地,呈现一片荒凉,其中众生有着很窄、很细的脖子、喉咙和四肢,而肚子却胀得很大,有时这些众生口吐火焰、关节冒烟,其景象可怕,不忍目睹。第六景亦是最后一景,有骇人的武器、铁槌和锯子,其道路为燃烧液和炽热的铁所铺设。

此六景所描述的便是六道轮回,为贪、瞋、痴三毒造成的果,三毒的轻重差异使众生积聚不同的业,其再生之环境亦随之不同。譬如说,六景中之第一景是描述天道,其中众生因修某些善行,例如布施等,累积了善业而生于天道,他们在天道的那一生中,极尽享乐,然其主要特色是骄傲自负,此乃源于无明。由于他们骄傲我慢,未能除去三毒,因而仍无法解脱轮回。就这样,在他们豪华与舒适的一生结束后,便堕入另一道,就像油用完时,油灯的生命亦随之结束。天人所积之善业一旦耗尽,便得由其过去习性所积之他种业力来决定未来转生之道。

显示豪华与战斗的第二景是阿修罗道,和天道众生一样,阿修罗亦是经由德行的修持,依其业力而能于此生享受物质上的舒适与豪华。然而,他们也尝了不少苦,因为他们未能跳离三毒,且被压倒性的嫉妒心所驾驭着,而嫉妒心之特性便是他们生于此道的原因。过去他们每一次的行善,皆因嫉妒心而怀着总要做得比别人更好,以及非要比他们更好不可的念头。嫉妒心即三毒之表征,尤其与瞋(侵略性)有关,阿修罗便是因嫉妒心而经常互相争斗。他们对天众所享受的舒适与豪华相当了解,而由于嫉妒心,他们也和天神作战。当其生命终了时,他们可能会转生到更低之道,而且战争和次次的战败亦使阿修罗遭受极大的痛苦。

第三景是人道。生而为人乃因过去所积的善业,但这些善业仍未跳出三毒,尤其是爱着(贪)之毒,所以主要是因为做善事的果报与执着习性业报混合而生于人道。人未能出离三毒,亦即无法解脱轮回。人道中具有某些舒适与安乐的福报,但也有很多的痛苦。传统上来说,人类遭受的苦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永无安宁,常常忙于活动,老是需要做事。其二是永不满足,一个目标达到了仍不够,还有另一个目标要追求,而另一目标一旦完成,仍觉不够,如此便构成了一个充满欲望和憧憬的世界。在未出离三毒的限制情况下,这些欲望和憧憬当然会导致心灵的极其纷乱不安。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爱着,但表现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种类的痛苦。举例来说,富人常常希望自己不那么有钱和有名,因为他们害怕失去所拥有的,害怕不能保护自己与财产,使其免于危难和抢劫。因此,他们反而希望受无名及少财之益。然而那些受贫穷及没有多少朋友之苦的人都想致富和拥有一大群朋友。这两种情形便是欲望和憧憬所主使。当有些男人遇到难事和障碍时,便希望自己是女人,而有些女人于困境和痛苦时,又期盼自己是个男人。所有的欲望经常现前而产生冲突,而反映出执着习性的作用。

虽然因具有相当之善业而能投胎于以上所述之三道中,而此三道被称为上三道,但其中的众生依然不能完全没有不良习性。其余的三道被称为下三道,因为生于此,几乎完全是因不良的行为和态度,即是三毒的彻底表现。

 



摘自「正法眼」      

 

(本书开示大部分皆摘自贡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丛书,第一册至第五册,承蒙同意转载,特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