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内搜索

「入悲智之门」_5「入悲智之门」

发布日期:2022-07-17 点击数:

入悲智之门

何谓佛法?简述之,佛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内在的智慧,其教义则根据内在的本性而有各种了悟智慧的方便法门。佛法的真正主旨是:本心不需要外在环境就能体会自然的纯真、欢喜、安祥与清明。 佛陀所开示的法依藏文是「却」字,意指「纠正错误」。「却」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某些缺点。虽然每个人都有达到内在清明的潜能,但一般的人仍是掺合着这种无限的潜能以及无始以来的业力与无明。譬如说,每个人都本具慈悲心,而且如果有好环境造就的话,也就容易行善,但若有相对于那种善行的恶劣环境现前时,同样地也很容易受其影响而行恶。因此问题就在我们不知该如何持之以恒的培养慈悲心:即是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该如何保持那份慈悲心。

 

一.心之本性

我们可以用小小的试验,就很容易看出心性是否真的要依靠外在环境。有个很恰当的例子,那就是躺在热沙上行日光浴以及在太阳下备受烘烤。客观来说,在那种地方行日光浴似乎很不愉悦,但是这个作日光浴的人反而觉得受阳光烘烤是件相当快乐的事。在此情况下,这种痛苦就不算是痛苦,因为他的心充满欢喜。但是如果他是因工作而被迫曝晒在室外的太阳下,那么这同样的日晒可能就变成难以忍受的痛苦。

同样地,若我们每个人反省自己的生活,便能明白自己的快乐往往和我们外在的环境无关。有时候即使我们做得很累,但内心却十分愉快,然而其它时候,即使万事顺遂,我们仍不满足,会觉得不安和烦躁,并有某物压在自己身上的一丝折磨感,但是如果我们好好去想这件事,其实自己的焦虑不安并没有很明显的理由。于是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出,并非因外在环境如何能迎合我们的需求或期盼,就能决定给我们多少快乐。

很多人在听到有关佛教的事后,不免会怀疑佛法对现代生活是否能发生作用。或许在遥远的国度如西藏,佛教对这些仅有极少资源的人可能很有用,但对生活在现代、进步时代中的人而言,我们已拥有太多的东西,还需要什么呢?然而,问题就在虽然我们生活于这样的时代,仍然无法跟上时间的脚步。如果我们能更仔细反省,便会明白事实上自己只不过是出于一种想获得更幸福、快乐与安祥的心而汲汲于这种无尽的追求。我们非常渴求得到这些东西,但若我们深入探讨,或许能够明白这个真象:我们因欲求快乐而使自己忙得团团转,事实上只是带来更多的不满足、挫败和痛苦。我们所做的某些事可能会带来短暂的解放或舒适,但其实这种满足是短暂的,因为无常亦是一种烦恼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痛苦,不仅是面对现有的痛苦,还有未来的痛苦。当我们更仔细地看清楚这件事时,便会开始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需要某些整顿。倘若我们能调服自己的心,就可以依赖这颗心,如此在我们生活的质量上便会有很大转变。

事实上,我们必须去体悟。这种体悟不是从外可求的,俗世间的任何有形东西皆无法产生一颗祥和、慈悲的心。若我们仍继续依靠外在事物以充实或丰富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那种境界。以前没有人依靠外象而成功的,未来亦然。如果我们花一点点时间想一下,便很容易明白这点,外在事物或许能给我们短暂的解放,但是我们的生命很宝贵,而且具有无限的潜力。我们不能一直依靠这种无常的解决方式,我们必须在自己的本心上,自己内在的潜能上下工夫,如此便能不靠外在环境而培养出祥和、丰富之心境。

举例说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点。想想若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正忍受着严重胃溃疡之苦,而这种病痛使得这个人从这头辗转翻身到另一头,不断地调整枕头和变换位置,以求某种程度的舒适感。但是任何的舒适皆是短暂的,因为问题不是出于外界的床铺或枕头上,而是内在的问题。除非这个人接受了对治胃溃疡的正确治疗方法,否则变换位置或调整床铺皆无法解决问题。一旦施行正确的治疗法,这个人的病就好了,因为这种治疗法很有效,而且因为:这点很重要:这个人还能治疗。同样地,无论我们对自己感到多沮丧或觉得自己难以达到某种境界,我们全都具有智慧的本能。事实上,每个人皆应具有丰富与和谐的心性,而且若我们要利益更多的人,就必须下工夫去培养这颗无困惑的慈悲与清明的心。

当我们具有此种清净的心境时,我们周遭的环境是否舒适已无关紧要了。请试着回忆生命中一个特别美好的日子,万事顺遂,你的心平静愉快。那段时间,你能甘之如饴的去做任何必须做的事,这些该做的事都很容易的完成了,而世界似乎变得有意义起来。再回想一个不如意的日子,万事不顺,无论周遭什么好的事物在你看来却是讨厌的东西,在此情况下,没有一样是好的,事事都落空。比较这两个例子,你可以很容易看出所有的体悟皆依自己的心境而定。

 

二.业力与无明

这个产生思想的心或意识:不管你怎样称呼:总是和外在环境相互影响而产生各种情绪。然而,心的真正本性是和善、慈悲。它的基本特性是纯真,但因我们没有体认这点,所以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奠基在真正本心上。由于这种无明,我们沈迷于外在世界中似乎很有前途与诱惑人的俗事里。然而事实上,如同我先前所提,像这种世俗之事,只是反映出无常和物换星移,而且其本质无一定性。当我们任由自己的心受外在现象界的支配,便是让自己受役于变迁与无常。像这种经验只会产生更多的困惑、挫败与痛苦而轮回于恶道中。在此情况下,心如同一面在强风中飘动的旗子,它不断地摆动,无一刻暂歇。

我们的根本无明在于我们对自己有某种自信,而这其实是依赖外在世界而有的一种不可靠之自信。由于世间无常的本性,因此无论我们自信多高,仍是不断在破灭中,结果备受痛苦与挫败,而这种痛苦会因我们的烦恼,诸如最根本的贪、瞋、痴,而相对增加。只要我们依赖这种不可靠的自信,我们的痛苦与烦恼便会与日俱增,就像去擦拭一个有伤口的疤痕一般。

若我们能培养一种认知自己本性的意识,便更能控制这种无明的爆发。因无明不只使我们内心产生各种情绪,进而造成无意间与他人起冲突或对他人发脾气。我们总是汲汲于想获得一种更圆满、祥和慈悲的凌驾感,这种努力在人类竞赛的历史上一直持续着,而且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彻底的失败:因为我们无法认知自己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不一定要受业力无明的牵引,但是如果我们任由自己的本性受其牵引,那就会如以上的情况,永远无法跳出三界火宅。

提供我们如何去对治无明烦恼以及培养自己本具潜能的最佳范例是释迦牟尼佛本身的行谊。但千万不要忘记他曾和我们一样是人类,也有类似的业力与相同的潜能。他以正确的初发心以及真正地运用方便法门,终于达到正觉境界,脱解一切苦因。在他开悟后,基于他个人的体悟而把这些法门公诸于世。佛陀的教法能纠正我们的缺点以及转变我们的人生体验。如同良药能医治病痛,佛法亦能转无明的心入开悟的意识。

 

三.禅修

为了帮助人们更认清自己,佛陀开示各种教义和禅修的方法,并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资质而有各种层次的教法。每个人不需要去修持所有的法门;而且那也是很不可能的。每个人应该研读与修持最适合他自己的法门,就像在服装店里有上百种的样式、尺寸、颜色与质料的衣服,没有人会试穿每一件衣服,而是选择只适合自己,以及看起来最能衬托自己的衣服。

有些人被这么多的教法吓着了,而且因为他们无法全部加以修持,因此他们觉得无所适从,像这种挫折感是一种障碍。有些人则觉得因现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复杂性而无法达到圆满的禅修,这也是一种障碍。另外还有一些人喜欢这一切的教义,每一样都想尝试,不只想学佛教教义(这些可能会花上几辈子的工夫),也想学其它传承的教义,而这也是一种障碍,叫做心灵物质论;也就是每件事都要尝试,结果没做成一件。人还是需要他人指引如何去追求一条真正的心灵途径。

所有佛教的层次中最根本的是「止」,即打坐禅修。若要根除一切无明,仅有「止」是不够的,但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若无「止」,就不可能在层次上有效地推展。「止」是培养祥和、稳定之心的第一步。一颗摇摆不定的心是无法在此日日变化的世界中发挥具体功效,遑论去了悟更微妙、深奥层次的「法」。要驯服心是很难的,因为这是达到更深境界的基础。所以每位佛教上师,都会鼓励行者禅修。

禅修并非指把你自己沈浸在怪异或奇特的修行里,而是运用简易的法门去驯心。无论你的心是多么难驯、不安于现状、摇摆不定或易受外界迷惑,总有应机的禅修法门来驯服你的心。如果你能正确且持续地修持,一定可以慢慢体悟某种境界而扭转你整个生命。

禅修是指运用契机的法门以长养一颗更慈悲、更祥和的心,也是指渐渐习惯于这种智能的心境。一旦你有这种体悟,而且习以为常,那么禅修便融入日常的体验中。当然我们也不要忘失自己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行的本份:诸如饮食适量、衣着合宜以及认真工作等等。但难就难在我们的一切行宜不要因挫败、犹豫和不满足而破坏无遗,而是要以一种愉悦、欣喜和快乐的心境去实行自己的职责。这种心态有助于我们自己以及所有与我们相处的人,一旦我们持着健康、和谐的心境,我们的心就具有力量,而万事便随之产生很大的转机。

我们禅修的途径应如病人寻找良药医治一样;病人并非为了成名或受他人的瞩目才接受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解脱痛苦,无论治疗过程是愉快或痛苦,病人应按照医生所开的药方,这是因为此药方有医治功效。禅修的目的是想解脱无明与执着,想脱离无意义的活动以及错误的价值观,这是入所有层次之佛道的奠基石。许多佛教教派之各种法门间的区别只是反映出每个人资质和秉赋的不同。 

 

四.现代生活中的佛法

佛教教义的功效与运用,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考验而留传下来,其教法已备受推崇,而且历经数世纪的考验与证明。一个人不会因属于特定的种族、背景或时代才能从这些教义中获益。只要我们有心去发掘自己的本心,这些教义便会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并提供方法使我们了解及融合人类皆具备的能力,透过各种工具和法门去发展与生俱来的智慧。这些方便法门同时能被原始部落的人以及现代忙碌中的人修持,而且一样能起作用。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以我们人类的心性,这些教义皆能产生功效。

在这个现代世界中,每个人也相对地聪明起来,并且随时准备采用任何可行之道。美国人民因融合物质发展与心灵智慧而傲视全球。这国家亦因此物质与科技来源而成为世界上的前瞻国家之一。这国家若能早点运用正确的指引和教示,可能早就取代其它国家了。佛法之所以在西藏盛行的理由并非因为西藏人是一支特殊、神圣的种族,他们也只是平常、普通的人而已,而且事实上若从物质观点来看,他们的资源和科技使他们排行在整个世界的国家之末。但是佛法已深深融入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里,帮助他们的心灵健全发展。同样地,佛法现在也逐渐在西方盛行起来。

释迦牟尼佛开示教法时,是以他个人的体悟与见解为基础而开示。经过时代的变迁,人们已了解无明、痛苦和不知足的真谛,所以不论你的身份为何、住在何地或何时出生,佛法无时无刻不与你本身的背景有关连。就因为这些教义在过去曾利益众生,在今日亦然。如同水和口渴的息息相关,由于水的特性,它历经数千年而有止渴的特性,同样地在今日仍能止渴,而且将来也会持续下去。

若我们以一种仁慈与开朗的心态真诚的面对自我,那我们便能自我解析,且能认真、仔细地改正自己。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是只把这些能力视为抽象的现象,而是实际去做。我们对事物不需起悲观或乐观之想,而要实实在在地。若我们能照这样去做,便能开始体悟祥和、清明与慈悲的本心,如果我们已在体悟那种本心,那么我们在利益众生上就没问题了,我们更能友善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我们会觉得欢喜和满足,因为我们内心有更多的空间能够清楚、慈悲和耐心地倾听他人。我们更能以欢喜心和耐心去为他人做些事情,不是只想表面做得很好或藉以提升自己而已。像这种转变不只是发生在过去一些不寻常的事物上,亦非单指某些特殊不凡的人,其实我们大家都具有这种潜能。

 

五.长养慈悲心

佛教十分强调爱心和慈悲,这种慈悲心不是指单爱某个人的狭隘观念(事实上那是自私的另一种形式),慈悲是指关爱整个宇宙。慈悲具有温暖、温柔和开朗的特性,意指不论我们和他人关系如何,当他人万事顺遂时,我们都会满心欢喜。一旦我们真正了解慈悲心的真谛,并且试着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上时,我们便能脱离痛苦的两大根源:嫉妒与羡慕。如果我们嫉妒心太强,便无法忍受他人比我们更快乐或更成功的事实,我们自认应该是快乐、成功的人。像这种反应只会导致痛苦,只有在我们能真正地修持慈悲心时,才能去除自己的这种无明。

随着慈悲的修持,我们也必须长养悲心。悲心的藏文实际含义、是「高贵的心灵」。一个真正慈悲的人具有一颗含有应机特质的开朗和包容之心。若我们很有慈悲心,一旦看到他人受到任何的痛苦:无论在心灵、身体或情感上:总是希望他们能解脱这些俗世的苦痛,此外,我们真的希望他们能完全幸福、快乐。若我们能真正去培养慈悲心,它便会自动地产生,而使我们解脱痛苦的根源:即是带给他人身体、心灵与情感之痛苦的瞋恨和愤怒。若我们真的希望他人能解脱于痛苦和无明,就不会让他们受到一丝丝的伤害。

因此佛教强调慈心与悲心,而且无论我们如何自觉无法生起慈悲心,我们仍具有此潜能。真正的慈悲心,才是对我们以及这世界实际有用的东西。这整个世界的人正深受着歧视、破坏与战争暴力之苦而过着永无止尽的煎熬日子,像这种苦痛是贪、瞋、痴三毒的示现。若我们想为世人的幸福着想而贡献己力,就必须先从自己下工夫,以解脱这种无明的心。否则无论我们跑到地球的哪个角落,仍是随身带着贪、瞋、痴的习气,如果我们声名狼籍,那么走到那里仍无法将之除去。我们不可以逃避现实,必须借着培养内心真正的开明以及调适本心以根治瞋恨与嫉妒之心。尤其当我们觉得只有泄恨才能排解之下,更不要期盼自己能根除一切外在因素诸如受辱、忘恩负义以及其它一切情况,对治这些情况唯一的方法是长养慈悲心。我们必须先知道怎样去做,然后深信这是唯一之途,才能付诸实行。

我们应集中心思使自己由嫉妒与瞋恨中解脱而长养更大的慈悲心。如果我们只有嫉妒和瞋恨,内心就会变得狭窄、刻薄、缺乏正见以及有被剥夺一切的感觉。由于心的失落感,因此执着的欲望便继续生出。反之,慈悲心亦可如此培养起来,当我们以慈悲心待人时,自己的生命也逐渐健全起来。正因我们具足慈悲心,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即是一切善性的源头。

世界如同一面镜子:若我们以温柔、仁慈、开朗与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也会收到这样的回报,但若我们以冷淡、拒绝、生气与愤恨对待他人,同样这些也会回报到自己身上,这就像镜子里的影像一样。当我们具有一颗知足、欢喜与祥和的心,便能坦荡荡地表达各种事情,而且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会更欢喜、有效及实际地加以完成。不过,除非我们能培养出慈悲心,否则无法对他人表现出这些特性。佛法不只是抽象的哲学,它直接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以运作自己的本心来改正自己。当我们开始培养慈悲心时,亦是开始向超凡入圣的方向迈进的时候,具有慈悲心的人根本不需要去求他人的尊敬,因其人格自然而然会得到他人的尊敬。这种人如同一件香气四溢的物品,即使把它包装起来或藏起来,都不会失去它的香气。

 

摘自「正法眼」      

 

(本书开示大部分皆摘自贡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丛书,第一册至第五册,承蒙同意转载,特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