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海 玉 樹
文成公主廟
禪古文成公主廟座落在州首府結古鎮南約20公裏處的貝納溝。廟內供奉的主佛像藏語稱"覺臥囊巴弄澤",漢語為"大日如來佛"、梵文為"摩訶毗處遮那"。據佛教人士稱,此佛與供奉於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摩尼像具有同等加持威德,是多康地區弘揚佛法的緣起之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居玉樹境內的第一佛、第一寺之位。
唐貞觀15年(公元641年)唐蕃第一次聯姻,唐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幹布,於當年正月丁鬼日,由江夏王李道宗護送,率領陪嫁隊伍離長安赴邏些(進拉薩),僅帶隨身侍女二十五人。經日月山,入吐谷渾境;又經公主佛堂(為文成公主在吐谷渾的臨時休息地),至柏海(今劄陵湖);經眾龍驛(今譯作草隴灘,在稱多系清水河南,為文成公主供麗所搗覺臥佛像處),渡通天河後,經勒巴溝,駐足貝納溝,因此地山水風光異常壯美吉祥而停留一月有余。藏族人認為文成公主是白度母的化身,具有無比殊勝的造化功德,故逐公主的意願,在懸崖間無需人工雕刻而自然顯現出九尊佛像,為文成公主進藏時沿途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屬青海境內最早的廟宇和佛教大型摩崖浮雕群像。1957年12月30日,報經國務院批準,列為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聯姻,金成公主婚配藏王赤德祖贊而途徑貝納溝時,目睹文成公主留下的九尊浮雕佛像極為壯觀,贊嘆不絕之下,逐遣當地人為公主無量功德留下的九尊浮雕佛像建一殿堂,以蔽風雨,使佛像不受風雨剝蝕,並於佛殿門旁刻石立碑。從宋元開始,由禪古寺管護供奉該廟宇及吉然聖地。禪古寺對該廟宇進行多次修復重建的同時,還建有禪古活佛閉關靜修的禪房和用於宗教活動的建築,並在每年藏歷年期間以及夏秋季定期舉行由僧俗群眾參加的佛事活動。現今人們看到的廟宇及禪房僧舍是解放前,在著名活佛查來堅貢親自主持下由禪古寺修建的。該活佛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樹地區冊封的"三大堅貢"之一,以施主身份畫像繪制於文成公主廟進門左側墻壁上。
文成公主廟內的主佛像大日如來佛高約8米,位居正中,手施禪定印,結跏趺端坐在雙獅仰蓮座上,頭頂有華蓋,頭束高髻,戴三瓣法冠,大耳垂肩,身著對襟翻領胡服,袍飾有龍紋,忍冬雲紋和摩尼珠紋組成的圍花。圍花之間有方勝,摩尼珠作為填充紋飾。背光和項光飾以火焰紋和十字寶相花紋。
其它八尊浮雕像均為高2米的仰蓮座立像,為八大隨佛菩薩。彌勒頭束高桶狀發髻,戴三瓣法冠,手持寶瓶,身著紅底對襟翻領胡服,飾以由蓮花和摩尼珠組成的圍花;虛空藏造型與上同,手持寶劍,身著黃底翻領胡服,飾以四處雲紋圍花;普賢造型、服飾與上同,手持蓮花;金剛手造型,服飾與彌勒相同,手持金剛杵;地藏造型與上同,身著綠底由瑞鳥銜花組成的圍花胡服,手持並蒂蓮;觀世音造型與上同,身著黃底胡服,服飾八大暈圍花,手持寶瓶;文殊造型服飾與上同,手持一支並蒂蓮花;除蓋障造型服飾與地藏相同,手持如意寶碗。八大菩薩頂部均有尖銳的桃形項光。
在貝納溝除廟宇內供奉的九尊浮雕佛像外,在廟宇附近的崖壁上有陰線刻制的古藏文、漢文及佛塔等數10處左右的古石刻。順溝而上,快到公主廟時,有一條約6米見寬的峭巖對峙的狹窄峽谷,在溝口崖壁上刻有約5米高的一座佛塔,雖歷經千年風剝雨蝕,期輪廓造型猶存。在溝口內右側巖壁上也刻有線條較為清晰的高約6米的一座佛塔,塔的二層處刻有"法本皆從因緣起,積因……"的似為勛文體揭語,後半部已難以辨認。對面較平整的高約5米的一塊長方形崖壁上刻制的普賢菩薩等十一尊佛像已模糊,其兩側及下方刻有《普賢行願品》35行,字跡多已磨損,極難辨認,更多的已埋沒地下。佛殿左側的崖壁上刻有多行梵文和漢文,也多已模糊不清,能辨認的只有漢文"唐誌"、"波羅密"、"波羅密多經"等字樣。在廟左側上方約千米處崖壁上刻有《普賢行願品》等古藏文。相傳,佛殿左右側崖壁上分別刻的是吞米桑布答書寫並由勒工篆刻的古藏文題記18行和梵文12行及藏文美術字30行,漢字楷書16行為文成公主書寫並由勒工篆刻。在兩邊的巖崖和石頭上有所謂自顯六字真言等無數經文。此外,上有一塊比較珍貴的後人撰寫的有關造像的題記勒石,明確記述了造像的年代和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