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內搜索

「入悲智之門」_3.六道輪回 從生至死到再生(3)

发布日期:2018-09-11 点击数:

 

六道輪回 從生至死到再生(3) 

如轉生輪回圖是一個環,正如輪回的本性一樣:無始無終。當我們現在嘗過去業所造的果報時,亦即是在種未來業果之因和消彌他種業:這一切都是同時發生的,此事實亦可被視為一個無始無終的環。 &

轉生輪回圖的中心有三種動物:豬、公雞及蛇。豬以其笨重的身軀及低視的目光而象征無明。由於無明,便產生對自私及自我觀念的執著,視萬物為實有、永恒不變。執著「自我」及「他人」為二的見解於是產生。

由無明造成的執著心理漸漸發展成對萬物的強烈愛著,因而產生占有心,也就愈來愈想要擁有自己喜愛的東西(貪得無厭)。雞就象征這些特性,因為雞經常跑來跑去,不斷地拍動翅膀,向其所見且當下需要的獵物進攻。

「我」依自我、他人為二的見解而運作,凡不合我意的事物,將之視為「他」,且對之產生一份嫌惡。當這些不受歡迎的事物或情況一接近我時,「我」即產生怨恨、憤怒攻擊的反應,當攻擊一起,不但種下傷害及毀滅之因,且產生痛苦之苦果。毒蛇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的,牠一開口咬,便會使人產生痛苦與死亡之果。

因此,無明、愛著、侵略性三毒是一切輪回的根本源頭,而三毒之本乃在無明,因為若無無明便無執著、無侵略性。

所有佛法對三毒的描述,是為了說明我們每個人的心性,其目的是將以上已說明的道理應用於我們自身。若服下毒藥,會使我們痛苦或終至死亡。同樣地,浸淫於貪瞋癡亦會受苦或死亡,我們因而也剝奪了能體驗開悟之樂的任何機會,就某種意義來說,三毒摧毀了我們成佛的正覺之「命」。

輪回圖中心是象征三毒的三種動物,其外圍形成六種不同景象的環帶。頂端的第一景有仙樂的演奏,物質財富豐碩,到處呈現極樂之象。接下來的景象與此類似,但多了武器和戰鬥。第三景是人道,有各種的活動,諸如耕田之事。第四景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動物。第五景是個不毛之地,呈現一片荒涼,其中眾生有著很窄、很細的脖子、喉嚨和四肢,而肚子卻脹得很大,有時這些眾生口吐火焰、關節冒煙,其景象可怕,不忍目睹。第六景亦是最後一景,有駭人的武器、鐵槌和鋸子,其道路為燃燒液和熾熱的鐵所鋪設。

此六景所描述的便是六道輪回,為貪、瞋、癡三毒造成的果,三毒的輕重差異使眾生積聚不同的業,其再生之環境亦隨之不同。譬如說,六景中之第一景是描述天道,其中眾生因修某些善行,例如布施等,累積了善業而生於天道,他們在天道的那一生中,極盡享樂,然其主要特色是驕傲自負,此乃源於無明。由於他們驕傲我慢,未能除去三毒,因而仍無法解脫輪回。就這樣,在他們豪華與舒適的一生結束後,便墮入另一道,就像油用完時,油燈的生命亦隨之結束。天人所積之善業一旦耗盡,便得由其過去習性所積之他種業力來決定未來轉生之道。

顯示豪華與戰鬥的第二景是阿修羅道,和天道眾生一樣,阿修羅亦是經由德行的修持,依其業力而能於此生享受物質上的舒適與豪華。然而,他們也嘗了不少苦,因為他們未能跳離三毒,且被壓倒性的嫉妒心所駕馭著,而嫉妒心之特性便是他們生於此道的原因。過去他們每一次的行善,皆因嫉妒心而懷著總要做得比別人更好,以及非要比他們更好不可的念頭。嫉妒心即三毒之表征,尤其與瞋(侵略性)有關,阿修羅便是因嫉妒心而經常互相爭鬥。他們對天眾所享受的舒適與豪華相當了解,而由於嫉妒心,他們也和天神作戰。當其生命終了時,他們可能會轉生到更低之道,而且戰爭和次次的戰敗亦使阿修羅遭受極大的痛苦。

第三景是人道。生而為人乃因過去所積的善業,但這些善業仍未跳出三毒,尤其是愛著(貪)之毒,所以主要是因為做善事的果報與執著習性業報混合而生於人道。人未能出離三毒,亦即無法解脫輪回。人道中具有某些舒適與安樂的福報,但也有很多的痛苦。傳統上來說,人類遭受的苦主要有兩種:其一是永無安寧,常常忙於活動,老是需要做事。其二是永不滿足,一個目標達到了仍不夠,還有另一個目標要追求,而另一目標一旦完成,仍覺不夠,如此便構成了一個充滿欲望和憧憬的世界。在未出離三毒的限制情況下,這些欲望和憧憬當然會導致心靈的極其紛亂不安。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愛著,但表現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種類的痛苦。舉例來說,富人常常希望自己不那麽有錢和有名,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所擁有的,害怕不能保護自己與財產,使其免於危難和搶劫。因此,他們反而希望受無名及少財之益。然而那些受貧窮及沒有多少朋友之苦的人都想致富和擁有一大群朋友。這兩種情形便是欲望和憧憬所主使。當有些男人遇到難事和障礙時,便希望自己是女人,而有些女人於困境和痛苦時,又期盼自己是個男人。所有的欲望經常現前而產生沖突,而反映出執著習性的作用。

雖然因具有相當之善業而能投胎於以上所述之三道中,而此三道被稱為上三道,但其中的眾生依然不能完全沒有不良習性。其余的三道被稱為下三道,因為生於此,幾乎完全是因不良的行為和態度,即是三毒的徹底表現。

 



摘自「正法眼」      

 

(本書開示大部分皆摘自貢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叢書,第一冊至第五冊,承蒙同意轉載,特致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