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內搜索

「入悲智之門」_3.六道輪回 從生至死到再生(6)

发布日期:2018-09-11 点击数:

 

六道輪回 從生至死到再生(6) 

依大乘觀點看,視「我」與「他人」為真實的觀念是一個迷惑的想法,一種心理的迷惑。眾生所以受苦是因為他們執著於視心靈或色身為「自我」以及視事物為真實、個別存在的。為了度這些迷惑的眾生,使其了解此為夢幻,則須使他們修行六波羅蜜或六度而達解脫之道。

大小乘觀點之區別在於其境界及層次不同。依小乘傳承,則無一物實際存有,但凡物確實是以元素之型態存在。雖然這不是一種執著事物之真實性的極深習氣,但總是保有一點點的執著。除此之外,一個人必須逃離現實社會,即棄世、出世。依大乘觀點看,萬事萬物不論如何存在,皆無錯處:錯在我們對它們的認知,我們必須從視萬事萬物為真實的幻覺中脫離出來。

可舉另一比喻,即魔術師及其戲法,一個魔術師知道自己的戲法只不過是一系列的騙技。然而透過其騙技,他制造一大群的士兵和勇士,覆蓋了整座山谷而使人們驚慌地作鳥獸散。魔術師本人不但不害怕亦不須逃跑,他也能不徐不緩地向人們解釋他們如何被騙及被騙的原因,藉以免除他們的恐懼及誤解,那便是類似大乘道的觀點。

根據金剛乘的深奧見識,一個人不要執著於好或壞,實有或空,迷惑或不迷惑之間的差異。依生起次第的觀點和修持看,凡物皆以本尊或有關之曼達(壇城)或其境界的形相顯現出來或者相應於本心,人的意識超越了「壞」或「好」的差異。進入生起次第,於是由承認外在事物為實體及執著此觀念所引起的困惑被改變了,不再執著個人狹隘的思想和外在的名相;進入圓滿次第:心識自然地停留在一種不思考的空靈境界且不再改變。說到這種智慧、清醒與超越的境界,依其法門及途徑而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毗婆舍那之體悟」,或概觀來說可稱為「中道」、「究竟之智慧」,或是依金剛乘的觀點稱為「大圓滿」、「大手印」,這是無法改變及不朽的正覺境界。     若一個人了悟這種超越的境界,能體驗到自己與本尊相應且在佛國為本尊所圍繞,那麽他就超越了「好」與「壞」的觀念。分別「好」與「壞」有何意義?再者,一個人不單與本尊相應,而且全身會放出光芒,就像一個無定性和無實體的散光體。在此境界下,一個人就不會認為事物有定性及實際存在了,當一個人的心識停留在空靈的境界時,就不會受到貪、瞋、癡的困擾。

金剛乘之道及其見解是真正地超俗,此時你正在聽闡述此道及其見解的話語,但尚未了悟其道。一個人必須修持此道,才能了解那些話的意義,並且將一個人現在智力上所了解的實現到某種程度。

修行者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能達到金剛乘之道,剛開始時,最重要的修行是「止」,即是靜坐的基礎,而這是適用於每個初學此道的人。要有效地綜合所有三乘(小乘、大乘與金剛乘),其基礎在於「止」(耆摩他),就其直接的效力而言,「止」借著去除焦慮不安及所有散漫的思想而逐漸達到穩定性及心識的明澈.,如此一個人更能清楚、確實地了悟事物的本性,「止」同時是小乘的修行以及大乘和金剛乘的基礎。

所有三乘之始是皈依。當一個人到達覺悟,產生菩提心時,皈依是大乘道的直接開始。

一旦進入此道及修持,且努力朝此方向邁去,他便開始修持普通四共加行和特別四不共加行,普通四共加行是對了悟三乘道不可或缺的共同基礎,而特別四不共加行與大乘、金剛乘有非常直接密切的關連。受菩薩戒亦可使人直接進入菩薩乘(大乘),若一個人尚未受菩薩戒而只是作施與受的修行,這同樣也以長養慈悲心,這樣也與金剛乘有關聯。

若住在佛教道場或參加佛事,自然可使自己參與三乘及其修持。你們有許多人已接受灌頂,如金剛乘密續中最高的時輪金剛灌頂,從這觀點來看,你已參與此道了。

現在要講的是,你必須了解自己的目標為何,你如何把握住自己的弓與箭以及發射的良機。是什麽造成各種的困惑?什麽是因無明而起的問題?什麽需要被去除和改變?這是問題所在,應該用適當的方法來解決。

無論你從那一個角度看三乘道,目的都是在去除無明,那種執著「自我」觀念的無明。佛陀的教示完全集中於舍去自我以及到達無我的境界。

你們有許多人熟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我們也念觀音咒以及相應於六道的六字大明咒。生於六道之經驗,基本上不外乎是一個人之心理及煩惱形態相符於六道中之一道。此六道是我慢心、嫉妒心、染欲心、癡心、貪心以及瞋心的結果。此咒的六字明是對治此六種不同的煩惱,六字大明咒進一步與六度有關。

一旦了解自己的目標是減輕與舍去對「自我」的執著,那麽他就真得開始朝此目標下工夫了。修持觀音法是一項對治執著自我觀念的方法,在修持中,每一件東西皆以觀音形相示現出來,而人為圓滿佛國所圍繞,達到超越與正覺的境界。因此不論我們以何法門去除自我,重要的是了解其方法且將之運用。回到先前的例子,如果你沒有確立自己的目標或是根本沒有目標,那盡管你射出了上以百計的箭,還是沒用的。但若你有了目標且向它射去,即使你不是神射手,在數次嘗試後,你將會愈來愈接近目標,到最後就射中了。

「自我」並非是一個別、獨立的實體,「無我」亦非完全與自己分離、不相幹、遠不可及。「自我」與「無我」是共存的。有許多問題尚待考慮:我們的情況如何?要采取怎樣的對策和方法而使自己了解到無我的智慧?當我們竭盡所能將所聽聞的教法運用且付諸實行時,則教法才具有意義。一旦我們真正地應用此真道來去除自我之執著,則執著的深度會逐漸減少而轉輕。比如,當我喝一杯橘子汁時,我確信自己能不偏不倚地倒入正確的地方,那麽會覺得味道不錯且能止渴。但若我將之倒入衣內,那便是做得太差,這不但無法嘗其味道與止渴,亦會將自己的衣服弄臟,那麽我有這杯橘子水也沒有什麽用處了。

 

 

 

摘自「正法眼」      

 

(本書開示大部分皆摘自貢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叢書,第一冊至第五冊,承蒙同意轉載,特致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