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lish
  2. 繁体中文
  3. 简体中文
站內搜索

「入悲智之門」_1

发布日期:2017-07-21 点击数:

 

前 言 

         尊貴的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是少數不經由轉世傳承而來的仁波切,他是在現世得成就,而由噶舉派(白教)最高精神領袖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授封為「仁波切」。在講究傳承的西藏佛教之教派中,堪布卡塔仁波切是相當特殊的一位具德上師。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曾如此稱讚過堪布卡塔仁波切的成就:「他是噶舉傳承的大師,對佛法的本源,異同及各層面和次第,從小乘、大乘到密乘均極精通,堪布卡塔仁波切具有菩薩利益一切的本質。」目前,堪布卡塔仁波切為大寶法王南北美洲根本道場:紐約上州屋士達(Woodstock)鎮的噶瑪三乘法輪寺(KTD)的住持,並為噶瑪噶舉派之南北美洲總導師及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上師。是一位公認極有成就的大師。   

          「入悲智之門」是漢藏佛學社繼「大手印」一書之後,倡印的第二本堪布卡塔仁波切演講集。本書共收集十五篇仁波切十幾年來在各地弘法的開示,這些文章由臺灣的居士大德翻譯整理後,曾零星發表在各佛教雜誌上,現由佛學社重新編輯校對結集成書。佛學社並恭請現駐錫在西藏祖普寺最尊貴的第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親自以藏文書寫「入悲智之門」之書名,以為加持。    

         本書能在美國出版流通,緣起於「福德海」讀者及善心人士的發心助印。在此謹對所有助印者及參與此書出版工作的好友致萬分感謝,希望讀友諸君有機緣能親自領受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加持和教法。更期望最尊貴的第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能早日蒞臨噶瑪三乘法輪寺(KTD)舉行升座大典;大寶法王,堪布卡塔仁波切及各具德諸上師們長久住世,廣益有情,以及一切有情早證菩提,同趨佛道。


漢藏佛學社                   

 

堪布卡塔仁波切簡介    

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

 堪布卡塔仁波切,一九二四年藏曆二月下旬誕生于西藏西康(即青海省)勒西地區的一個遊牧家庭。四歲,開始學習西藏語文與各種經典。十二歲,於青海省玉樹縣創古寺出家。十八歲,與數字僧眾一同前往祖普寺,拜見噶舉派(白教)最高精神領袖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陛下。二十歲,於八蚌寺第十一世泰錫度仁波切座下受具足比丘戒,隨後返回創古寺,進行傳統三年三月三日的閉關。出關之後,進入佛學院研讀,深入經藏,直至三十歲。卅歲到三十四歲之間,和第十世創古仁波切一起各地旅行、自修、互相指導並教導小群信眾瞭解佛法。一九五八年仁波切在三十四歲時,離開故鄉,歷經艱辛,半年後抵達印度。從一九五九年抵達印度之後,到一九七五年期間,仁波切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指派常到不丹、錫金、印度、尼泊爾寺院教導年青一輩的僧侶修學佛法,並常閉關自修。一九七五年,仁波切五十一歲時,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授封為「確傑喇嘛」(Choje Lama)。意為「至高佛法上師」。      一九七六年二月,大寶法王派仁波切到紐約上州屋士達(Woodstock)鎮,建立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chakra)並住持該寺院,亦為噶瑪噶舉派的南北美洲各地二十多個中心的總導師。    

堪布卡塔仁波切到達紐約後,即致力於這個大寶法王南北美洲根本道場的建造及弘法利生的工作。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在堪布卡塔仁波切和巴都活佛仁波切的領導下,美國弟子們不斷地貢獻精力和勞力,在財力極其缺乏的情況下,以蓽路藍縷的精神一磚一瓦地建起宏偉的佛殿。如今噶瑪三乘法輪寺是南北美洲最具有西藏色彩的寺院之一,亦是噶舉派在北美洲的第一座寺院。

堪布卡塔仁波切行持極高,深入經藏有實修證悟體驗,並以其耐心,慈悲和幽默廣為大眾所稱道。堪布卡塔仁波切現在除了週末在寺院為弟子們教授佛法外,其它時間常常在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照顧閉關行者的修行及生活。此外,每年都受邀到臺灣弘法灌頂,以利樂大眾。

堪布卡塔仁波切數十年來弘法活動不勝枚舉,下面所列為其近年數項重要活動:

☆一九九二年夏季,在紐約上州德爾海(Delhi)鎮,成立噶瑪林(Karme Ling)閉關中心。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三日,仁波切正式為閉關中心的修行者封關,二十二位男女行者開始了傳統的三年三月三日的閉關。本次閉關行者將于一九九六年五月下旬圓滿出關。第二期閉關訂於九六年十一月初開始。

☆一九九二年八月,仁波切和諾那喇嘛回到西藏祖普寺,拜謁乘願轉世再來的第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

☆一九九四年五月中旬,仁波切受邀回到青海省創古寺,指導創古寺閉關的喇嘛修行。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誕),仁波切應「福德海」 月報和青年佛教通訊社之請法,在噶瑪三乘法輪寺(KTD)為華人信眾舉行「四臂觀音菩薩」灌頂法會,參加華人信眾超過二百二十人眾。

☆堪布卡塔仁波切與紐約上州莊嚴寺因緣深厚,近年時常應邀前往主持灌頂與授課。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仁波切再次受邀至莊嚴寺,主持第二屆「西藏佛教講習會」,講授「修心七要」,參加學員達九十人眾。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觀音菩薩成道日),仁波切應「福德海」雙月報之禮請,蒞臨紐約法拉盛的臺灣會館,為華人信眾舉行「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灌頂法會,與會信眾達一百八十人眾。

  釋: 堪  布:藏音,指精通經、律、論三藏及禪修的住持,足堪傳授灌頂及教法。 仁波切:藏音,意為寶,即上師寶之意。在西藏金剛乘(密宗)傳承教派中,通常是對轉世再來的修行人或具德上師喇嘛的一種尊稱。 

 

 


皈 依

如眾周知,天下事事物物其來必有所自。一花一樹必定是由某處一粒種子發芽孳長,絕不會憑空出現。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要具備了各種因緣才能聽取到佛陀的教化。首先就是我們心中要有一種基本的意念才能建立接觸佛法的可能性,這種與佛結緣的意念絕非無來由的,或偶發的結果,而是一種也許在前世幾代便已種下的夙因。除此本因之外,為了能接受佛法,我們還需生而為有慧根的人類,如果我們生而為其它族類就絕無此種機會。所以當我們得此機緣,也就是因緣具備:即生而為人,生而有慧根,生而其時其地佛法可得並不受壓抑反對,生而所處社會佛法不受排斥,再加上生而心中有此意念使我們能培養一種使佛法得以展布的福田:那實在真值得我等慶倖感激。    

此外我們還必須體認到並珍惜此種因緣所具的潛力,不可忽棄。要用它來學習佛法。要善用並勤修這種本具的潛能,那麼我們便能創造一種環境,而在來日使學習及修行佛法的機會得以永遠增長精進。倘若我們不加善用則可能一無所獲。就像秋割時總要留存種子以待來春一樣。尤有甚者,有了這種天賜良機,萬勿用它只圖眼前之享樂,因為一旦失去便不可複得,我們須珍視它為一種可在來日得大成就的潛在機會。    

有關佛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特質就是:在其教化和修行中,它直指人心。也就是不藉助外在型式為工具,不靠任何才幹或技巧,它絕不是透過生命外在的任何活動來達成或表現出來,而是要在我們內心深處自己去發現、領悟、學習和修練。其理由顯而易見,由於我們的心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直都為悲喜、愛憎、慈悲或不仁等等所紛擾,而我們都知道心中的黑暗面終究無法引發一種行動或方式而能帶來滿足和善果。另一方面,良善的願望或意圖則是創造絕佳成果的原動力。這是不移至理,甚至如果我們想以偽善或誘人的表像來粉飾本質上不良的心態,結果亦屬枉然,而此種虛飾必須予以徹底粉碎。總之,佛法不是以組成我們世俗的生活或行為的各種外在姿態表達出來,而是以大疑大悟的方式:我們在想些什麼?怎麼去想?以及誠意正念的修心功夫。只要一念不移,確信本身可以培養一種好的期望、心境及情感,那麼由此而表現出來的身、口、意自然也是好的。    

也許有人會問:為何皈依一個二千五百年前的人物:佛陀?佛陀的形體雖然已不在世很久,但其教化卻歷久彌新,依然可得。因為如人所知,佛陀並無異常人,而是開始一如常人,藉其本身修行而得以證入不生不滅無餘涅盤的。同樣的道理,當烈日為烏雲所蔽,我們並不懷疑當烏雲消失時它還會恢復舊觀,依然展現其威力。所以儘管佛陀形體已滅,其教化永遠仍為全體人類之所歸所寄。而佛法長在,提供我們到達證悟所必需的精神指引,因此也是我們皈依的物件。最後,僧侶是第三個我們皈依的物件,因為僧侶猶如車乘,藉此佛法得以保存,佛陀的教化亦得以長住,宏揚於世。    

總括而言,皈依是一種精神基礎,一種精神的根據地。就如倘若我們想種植,就需要有土地。如果沒有這個根本的願心,也就沒有開墾所需的土地,沒有撒播種子的地方,更遑論收成的事了。換言之,想要達到悟境、解脫以及任何的精神目標,那麼就只有在有一個環境下提供了精神修行及淨化的基礎時,才有可能。這種環境就是藉皈依來提供,因皈依使人能正心誠意得以體驗證悟了的佛行佛法,也只有在這種皈依了佛,奉行佛法的環境中才能有所成。如果缺少了它(皈依),就沒有可資修行淨化的堅實基礎,一個人想達到悟境而沒有這種基礎,就如同撒播種子於水泥地上或其它無法生長的土地上一樣。

接下來的問題是:是否我們也能達到精神修行、證悟及解脫的目標?或是只有上智如佛陀者才有可能?其實關鍵全在我們本身的願心。在印度幾世紀以來,事實證明已有無數從社會各階層及各不同背景的人在此路上得大成就。還有在西藏,以其人口而論不過撮爾之地,千餘年來也已有各式人等:僧侶或俗人、達儒或文盲者,也都藉勤修而達到不可思議的成就。所以,從這些已受佛法教化的國家例證來看,似乎沒有理由說歐美人士就無法做到。基本關鍵乃在於一個人是否發心修行不達不休。佛陀說過:「我只能教你解脫之道,但卻全靠你自身去達成。」可知任何精神修行的成功只有藉自身的努力,絕不是自身以外的其它力量可以賦予的。因此,就像印度人及西藏人一樣,歐美及其它國度的人士,只要發心也定能達到。    

做為佛教教義基本指導的一般說明中,也許頗值一問的是:如此教義從何產生?何人教之?答案是:佛法教義當然是由佛而來,且是佛教導的。那麼當一個人說「佛」時,去瞭解什麼是「佛」便非常重要。就如同所有佛教學院道場所解釋的:「佛」者,乃歷經千劫,勤修佛法而於二千五百年前終於得登佛果。其實他原本生於印度中北部某國皇家,長大後放棄尊榮,出家苦修終入遠超常人所可思議體驗之身心清淨究竟涅盤。而「成佛」一義乃特指其大徹大悟、無所不知而言。此種「知」乃超越一切我們通常所作心智高低的分類之上。    

然後我們或許又會問:這種成就又是如何達到的呢?是不是僅偶然或意外地發生在此人身上?他是不是神明化身或天賦異稟才能如此,而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是不是他本就是迥異凡夫的超人?答案是佛陀一如其它平常人一樣開始其修行,開始時也只聞受少數簡單的佛理,然後經其覺行圓滿之修行終達此一境界的。毫無疑問的絕不是他本身修行功夫以外的任何力量使他得到此無上正等正覺的。

就以佛陀的例子來說,可知佛理並不是佛交給我們的,而是眾生佛性本具。這裡再重複強調,佛教的最基本教義就是皈依,是任何佛教教義開宗明義的第一課。通常皈依一辭被解釋為尋求庇護或避難。我們說一個人尋求庇護,就是逃離恐懼、厄運,如同難民逃離一個國家到另一個較佳或至少較少恐怖的國度一樣。在佛家來講「皈依」也含有庇護、保佑的意思。那麼是什麼使我們需要被庇護?為什麼我們要尋求庇護呢?就像俗世所發生的,是為了逃出我們無法控制而受制於人的境地,就如一個人橫越盜賊出沒的荒野需有衛士護衛否則無法自全一般。同理,人生在世,生命中有無數我們一點也無能為力的事,如病、如老、如死,此外還有數不盡的較次的災厄痛苦構成我們的一生。雖然有些我們可以設法減免或暫時紓緩,但終究而言,面對這些我們的力量實在渺小可憐。因此人生一世,實在苦海無邊,為渡彼岸就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    

 

摘自「正法眼」      

(本書開示大部分皆摘自貢噶精舍出版的「正法眼」叢書,第一冊至第五冊,承蒙同意轉載,特致謝意。)